大青龙汤(伤寒论)

admin 1,262 2017-09-16

出处
《伤寒论》

古代剂量
麻黄(六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石膏(如鸡子大,碎)
现代剂量(仅供参考)
麻黄(90g,去节) 桂枝(30g,去皮) 甘草(30g,炙) 杏仁(30g,去皮尖) 生姜(45g,切) 大枣(12枚,擘) 石膏(40g,碎)
煎服法
右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方歌
《长沙方歌括》陈修园
二两桂甘三两姜,膏如鸡子六麻黄,枣枚十二五十杏,无汗烦而且躁方。
《汤头歌诀》汪昂
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太阳无汗兼烦躁,风寒两解此为良。

主治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
第38条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第39条 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 伤寒论 # 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