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Tiān Nán Xīnɡ
性味功效
《神农本草经》
味苦,温。主心痛,寒热,结气,积聚,伏梁,伤筋,痿,拘缓,利水道。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味苦,温、微寒,有大毒。主治心痛,寒热,结气,积聚,伏梁,伤筋痿拘缓,利水道。除阴下湿,风眩。
《雷公炮制药性解》李中梓
味苦、辛,性平,有毒,入脾、肺二经。主中风牙关紧闭,痰盛麻痹,下气破坚积,消痈肿,利胸膈,散血堕胎,捣敷疥癣疮毒并蛇虫咬伤。沸水泡七次,以牛胆汁收其末入胆,久悬风处更佳。
肺受风邪,脾多痰饮。南星专主风痰,故并入二经。味辛主散,所以消痈坠胎及疗疥癣等疾。大抵与半夏同功,但半夏辛而能守,南星辛而不守,其燥急之性,甚于半夏,故古方以牛胆苦寒之性制其燥烈。且胆又有益肝镇惊之功,小儿尤为要药。丹溪曰:南星欲其下行,以黄柏引之。
《玉楸药解》黄元御
味辛,性温,入手太阴肺、足阳明胃经。降气行瘀,化积消肿。
南星辛烈开通,治胃逆肺阻,胸膈壅满,痰涎胶塞,头目眩晕。磨积聚癥瘕,消痈疽肿痛,疗麻痹拘挛,止吐血便红,及疥癣疣赘,喉痹口疮、金疮打损、破伤中风之类。功同半夏,而猛烈过之。
水浸二三日,去其白涎,用牛胆丸套者,治痰郁肺热甚佳。
归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
归肺、脾经
《玉楸药解》
归肺、胃经
别名
南星
《神农本草经》
虎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