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金匮要略》卷上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卷中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卷下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古代剂量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三两,炙) 大枣(十二枚) 芍药(六两) 生姜(三两) 胶饴(一升)
现代剂量(仅供参考)
桂枝(45g,去皮) 甘草(45g,炙) 大枣(12枚) 芍药(90g) 生姜(45g) 胶饴(150g)
煎服法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
方歌
《长沙方歌括》陈修园
建中即是桂枝汤,倍芍加饴绝妙方,饴取一升六两芍,悸烦腹痛有奇长。
《汤头歌诀》汪昂
小建中汤芍药多,桂姜甘草大枣和。更加饴糖补中脏,虚劳腹冷服之瘥。增入黄芪名亦尔,表虚身痛效无过。又有建中十四味,阴班劳损起沉疴。十全大补加附子,麦夏苁蓉仔细哦。
《方剂学》邓中甲
小建中汤君饴糖,方含桂枝加芍汤,温中补虚和缓急,虚劳里急腹痛康。
主治
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善盗汗也。
人年五六十,其病脉大者,痹侠背行,若肠鸣,马刀侠瘿者,皆为劳得之。脉沉小迟,名脱气,其人疾行则喘喝,手足逆寒,腹满,甚则溏泄,食不消化也。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
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卷上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卷中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卷下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随证化裁
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于小建中汤内加黄芪一两半,余依上法。气短胸满者,加生姜,腹满者,去枣加茯苓一两半,及疗肺虚损不足,补气加半夏三两)
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