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承气汤(伤寒论)

admin 1,356 2017-12-30

出处

《伤寒论》

古代剂量

大黄(四两,酒洗) 厚朴(二两,炙,去皮) 枳实(三枚,大者,炙)
现代剂量(仅供参考)

大黄(60g,酒洗) 厚朴(30g,炙,去皮) 枳实(45g,大者,炙)
煎服法

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服当更衣,不尔,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方歌

《长沙方歌括》陈修园
朴二枳三四两黄,小承微结好商量,长沙下法分轻重,妙在同煎切勿忘。
《汤头歌诀》汪昂
小承气汤朴实黄,谵狂痞硬上焦强。益以羌活名三化,中风闭实可消详。
《方剂学》邓中甲
大承气汤大黄硝,枳实厚朴先煮好,峻下热结急存阴,阳明腑实重证疗。去硝名为小承气,轻下热结用之效,调胃承气硝黄草,缓下热结此方饶。

主治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
第208条 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鞭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大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
第209条 阳明病,潮热,大便已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矢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矢气者,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硬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矢气者,慎不可攻也。
第213条 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更莫再服。
第214条 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一云虚)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汤入腹中转矢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矢气,勿更与之。明日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者,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
第250条 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与小承气汤和之。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法
第374条 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


# 伤寒论 # 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