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Bā Dòu
性味功效
《神农本草经》
味辛,温。主伤寒,温疟,寒热,破癥瘕,结聚坚积,留饮痰癖,大腹水胀,荡练五藏六府,开通闭塞,利水谷道,去恶肉,除鬼毒蛊疰邪物,杀虫鱼。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味辛,温,生温熟寒,有大毒。主治伤寒,温疟,寒热,破癥瘕,结坚积聚,留饮痰癖。大腹水胀,荡练五脏六腑,开通闭寒,利水谷道,去恶肉,除鬼蛊毒疰邪物,杀虫鱼。治女子月闭,烂胎,金创,脓血,不利丈夫阴,杀斑蝥毒。可练饵之,益血脉,令人色好,变化与鬼神通。
《雷公炮制药性解》李中梓
味辛,性生温熟寒,有大毒,入脾、胃、大肠三经。主消坚积,荡脏腑之沉寒,通闭塞,利水谷之道路,排脓消肿,破血通经,杀鬼毒蛊疰及腹脏诸蛊。去皮心膜油,水煮五度用。
巴豆专主宣通,则脾胃大肠宜其入已。炒令紫黑,可以通肠,亦可止泻。盖通因通用之意也。仲景、东垣及诸名家,每每用之,今世俗畏其辛热之毒,荡涤之患,辄云劫剂,皆废不用。不知巴豆为斩关夺门之将,其性猛烈,投之不当,为害非轻,用之得宜,奏功甚捷。
《长沙药解》黄元御
味辛、苦,大热,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足少阴肾经。驱寒邪而止痛,开冷滞而破结。
归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
归脾、胃、大肠经
《长沙药解》
归胃、脾、肾经
别名
《本草经集注》
巴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