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金匮要略》卷中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古代剂量
文蛤(五两)
现代剂量(仅供参考)
文蛤(75g)
煎服法
上一味,杵为散,以沸汤五合,和服方寸匕。
方歌
《长沙方歌括》陈修园
水噀原逾汗法门,肉中粟起更增烦。意中思水还无渴,文蛤磨调药不繁。
主治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即吐蛔,下之不肯止。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虚,迟即为劳;虚则卫气不足,劳则荣气竭。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为消谷而大坚(一作紧)。气盛则溲数,溲数即坚,坚数相搏,即为消渴。
渴欲饮水不止者,文蛤散主之。
# 经方
# 金匮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