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伤寒论》
古代剂量
柴胡(二两十六铢) 黄芩(一两) 人参(一两) 甘草(一两,炙) 生姜(一两,切) 半夏(二十铢,洗)(本云五枚) 大枣(四枚,擘) 芒硝(二两)
现代剂量(仅供参考)
柴胡(40g) 黄芩(15g) 人参(15g) 甘草(15g,炙) 生姜(15g,切) 半夏(12.5g,洗) 大枣(4枚,擘) 芒硝(30g)
煎服法
右八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煮微沸,分温再服。不解,更作。
方歌
《长沙方歌括》陈修园
小柴分两照原方,二两芒硝后入良,误下热来日晡所,补兼荡涤有奇长。
主治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
第104条 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柴胡证,本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