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加黄芪汤(金匮要略)

admin 1,398 2017-09-20

出处
《金匮要略》卷中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古代剂量
桂枝(二两)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黄芪(二两)
现代剂量(仅供参考)
桂枝(30g) 芍药(30g) 甘草(30g) 生姜(45g) 大枣(12枚) 黄芪(30g)
煎服法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须臾,饮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复取微汗;若不汗更服。
方歌
《金匮方歌括》陈修园
黄汗都由郁热来,历详变态费心裁,桂枝原剂芪加二,啜粥重温令郁开。

主治

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食已汗出,又身常暮卧盗汗出者,此荣气也;若汗出已,反发热者,久久其身必甲错:发热不止者,必生恶疮;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瞤 。瞤即胸中痛,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此为黄汗,桂枝加黄芪汤主之。(卷中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脉浮,当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黄芪汤主之。(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 经方 # 金匮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