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Zé Xiè
性味功效
《神农本草经》
味甘,寒。主风寒湿痹,乳难。消水,养五脏,益气力,肥健。久服耳目聪明,不饥,延年,轻身,面生光,能行水上。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味甘、咸,寒,无毒。主治风寒湿痹,乳难,消水,养五脏,益气力,肥健。补虚损五劳,除五脏痞满,起阴气,止泄精、消渴、淋沥,逐膀胱三焦停水。久服耳目聪明,不饥,延年,轻身,面生光,能行水上。
《雷公炮制药性解》李中梓
味甘咸,性寒无毒,入膀胱、肾、三焦、小肠四经。主去胞垢,退阴汗,治小便淋涩仙药,疗水病湿肿灵丹。畏海蛤,文蛤。色白者佳。
泽泻下降为阴,专主渗泄,宜入膀胱诸经。其行水之功过于猪苓。
《本草经解》叶天士
味甘,寒。主风寒湿痹,乳难。消水,养五脏,益气力,肥健。久服耳目聪明,不饥,延年,轻身,面生光,能行水上。
泽泻气寒,禀天冬寒之水气,入足太阳寒水膀胱经;味甘无毒,得地中正之土味,入足太阴脾经。气降味和,阴也。
其主风寒湿痹者,风寒湿三者合而成痹,痹则血闭而肌肉麻木也;泽泻味甘益脾,脾湿去,则血行而肌肉活,痹症瘳矣。其主乳难者,脾统血,血不化,乳所以难也;味甘益脾,脾湿行则血运而乳通也。
其主养五脏益气力肥健者,盖五脏藏阴者也,而脾为之原,脾主肌肉而性恶湿;泽泻泻湿,湿去则脾健,脾乃后天之本,所以肌肉长而气力益。阴血充而五脏得所养也,其消水者,所以肌肉长而气力益。阴血充而五脏得所养也,其消水者,入膀胱气寒下泄也。
久服耳目聪明,不饥,延年轻身者,肾与膀胱为表里,膀胱水道通则肾之精道固,精足则气充,肾开窍于耳,所以耳聪;水之精为目瞳子,所以明目。肾者胃之关,关门固所以不饥;肾气纳,所以延年轻身也。其言面生光能行水上者,脾为湿土,湿则重,燥则轻,轻则能行水上,脾统血,血充则面有光彩也,盖表其利水有固肾之功、燥湿有健脾之效也。
《长沙药解》黄元御
味咸,微寒,入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经。燥土泻湿,利水通淋,除饮家之眩冒,疗湿病之燥渴,气鼓水胀皆灵,膈噎反胃俱效。
归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
归膀胱、肾、三焦、小肠经
《本草经解》
归膀胱、脾经
《长沙药解》
归肾、膀胱经
别名
《本经》
芒芋、鹄泻
《集注》
及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