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竹叶

admin 995 2017-09-03

 

拼音
Dàn Zhú Yè

性味功效
《神农本草经》
味苦,平。主咳逆上气。溢筋急,恶疡,杀小虫。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味辛,平、大寒。主胸中痰热,咳逆上气。
《雷公炮制药性解》李中梓
味甘淡,性平无毒,入心、肺、胃三经。主新旧风邪之烦热,喘促气胜之上冲,疗伤寒,解虚烦,治消渴,疗喉痹,止呕吐,除咳逆。
竹叶生于中半以上,故主治多在上焦,心肺胃,皆脏腑之居上者也,宜并入之。
《本草经解》叶天士
气大寒,味甘平,无毒,主胸中痰热,咳逆上气。
淡竹叶气大寒,禀天冬寒之水气,入足少阴肾经;味甘平无毒,得地中央燥土之味,入足阳明燥金胃土。气味俱降,阴也。
足少阴之脉,其支者注胸,少阴肾,主五液,水泛成痰,痰滞胸中则热;其主之者,寒可清也。阳明胃气本下行,气逆而上,则熏肺而咳;竹叶寒可清胃,甘平可以下气也。
《玉楸药解》黄元御
味甘,微寒,入足太阳膀胱经。利水去湿,泻热除烦。
淡竹叶甘寒渗利,疏通小便,清泻膀胱湿热。
归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
归心、肺、胃经
《本草经解》
归肾、胃经
《玉楸药解》
归膀胱经
别名
《神农本草经》
竹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