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金匮要略》卷中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
古代剂量
王不留行(十分,八月八日采) 蒴藋细叶(十分,七月七日采) 桑东南根白皮(十分,三月三日采) 甘草(十八分) 川椒(三分,除目及闭口者,去汗) 黄芩(二分) 干姜(二分) 芍药 厚朴各二分
现代剂量(仅供参考)
王不留行(37.5g,8月8日采) 蒴藋细叶(37.5g,7月7日采) 桑东南根白皮(37.5g,3月3日采) 甘草(67.5g) 川椒(11.3g,除目及闭口者,去汗) 黄芩(7.5g) 干姜(7.5g) 芍药 厚朴各7.5g
煎服法
上九味,桑根皮以上三味烧灰存性,勿令灰过,各别杵筛,合治之为散,服方寸匕。小疮即粉之,大疮但服之,产后亦可服。如风寒,桑东根勿取之,前三物皆阴干百日。
方歌
《金匮方歌括》陈修园
金疮诹采不留行,桑蒴同行十分明,芩朴芍姜均二分,三椒十八草相成。
主治
问曰:寸口脉浮微而涩,法当亡血,若汗出,设不汗者云何?答曰:若身有疮,被刀斧所伤,亡血故也。
病金疮,王不留行散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