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泻心汤(金匮要略)

admin 1,288 2017-09-18

出处
《金匮要略》卷上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

古代剂量
甘草(四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干姜(三两)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 半夏(半升)
现代剂量(仅供参考)
甘草(60g) 黄芩(45g) 人参(45g) 干姜(45g) 黄连(15g) 大枣(12枚) 半夏(50g)
煎服法
上七味,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方歌
《长沙方歌括》陈修园
下余痞作腹雷鸣,甘四姜芩三两平,一两黄连半升夏,枣枚十二擘同烹。

主治

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喝(一作嗄),甘草泻心汤主之。


# 经方 # 金匮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