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

admin 1,221 2017-09-03

 

拼音
Bái Zhú

性味功效
《神农本草经》
味苦,温。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味苦、甘,温,无毒。主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主大风在身面,风眩头痛,目泪出,消痰水,逐皮间风水结肿,除心下急满,及霍乱、吐下不止,利腰脐间血,益津液,暖胃,消谷,嗜食。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
(叶天士:《本经》不分苍、白,功用正同。宋元以来始分用,谓白术苦甘气和,补中焦,除脾胃湿,用以止汗;苍术苦辛气烈,能上行,除上湿,发汗功大。)
《雷公炮制药性解》李中梓
味苦甘,性温无毒,入脾经。除湿利水道,进食强脾胃。佐黄芩以安胎,君枳实而消痞。止泄泻,定呕吐,有汗则止,无汗则发。土炒用。
白术甘而除湿,所以为脾家要药,胎动痞满吐泻,皆脾弱也。用以助脾诸疾自去,有汗因脾虚,故能止之。无汗因土不能生金,金受火克,皮毛焦热,既得其补脾,又藉其甘温,而汗可发矣。
《本草经解》叶天士
气温,味甘,无毒。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
术性温,禀天阳明之燥气,入足阳明胃经;味甘无毒,禀地中正之土味,入足太阴脾经。气味俱升,阳也。
风寒湿三者合成痹,痹者拘挛而麻木也。盖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骨也。死肌者,湿邪侵肌肉也;痉者,湿流关节而筋劲急也;疸者,湿乘脾土肌肉发黄也,皆脾胃湿症。术性甘燥,所以主之,胃土湿,则湿热交蒸而自汗发热;术性燥湿,故止汗除热也。
脾者为胃行其津液者也,脾湿,则失其健运之性而食不消矣;术性温益阳,则脾健而食消也。煎饵久服,则胃气充足,气盛则身轻,气充则不饥,气纳则延年,所以轻身延年不饥也。
《长沙药解》黄元御
味甘、微苦,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经。补中燥湿,止渴生津,最益脾精,大养胃气,降浊阴而进饮食,善止呕吐,升清阳而消水谷,能医泄利。
归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
归脾经
《本草经解》
归胃、脾经
《长沙药解》
归胃、脾经
别名
于术
《神农本草经》
山蓟
《本草经集注》
山姜、山连


# 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