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

admin 1,213 2017-09-03

 

拼音
Bái Zhǐ

性味功效
《神农本草经》
味辛,温。主女人漏下赤白,血闭,阴肿,寒热,风头,侵目,泪出,长肌肤、润泽,可作面脂。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味辛,温,无毒。主治女人漏下赤白,血闭,阴肿,寒热,风头侵目泪出,长肌肤润泽,可作面脂。治风邪,久渴,吐呕,两胁满,风痛,头眩,目痒,可作膏药面脂,润颜色。
《雷公炮制药性解》李中梓
味辛,性温,无毒,入肺、脾、胃三经。去头面皮肤之风,除肌肉燥痒之痹,止阳明头痛之邪,为肺部引经之剂。主排脓托疮,生肌长肉,通经利窍,止漏除崩,明目散风,驱寒燥湿。
白芷味辛,为肺所喜,而温燥为脾胃所喜,宜其入矣。
《本草经解》叶天士
气温,味辛,无毒。主女人漏下赤白,血闭,阴肿寒热,头风侵目泪出,长肌肉。润泽颜色,可作面脂。
白芷气温,禀天春和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辛无毒而芳香,得西方燥金之味,入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气味俱升,阳也。
其主女人漏下赤白者,盖肝主风,脾主湿,风湿下陷,则为赤白带下;白芷入肝散风,芳香燥湿,故主之也,肝藏血,血寒则闭气;温散寒,故治血闭。阴者男子玉茎,女人牝户也,属厥阴肝,肿而寒热,肝经风湿也,湿胜故肿也;白芷入肝,辛可散风,温可行湿,所以主之也。
肝经会督脉于巅顶,风气通肝,肝开窍于目,头风侵目泪出,肝有风而疏泄也;其主之者,以辛温可散风也。胃主肌肤而经行于面,辛温益胃,故长肌肤;芳香辛润,故泽颜色也。可作面脂,乃润泽颜色之余事也。
《玉楸药解》黄元御
味辛,微温,入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经。发散皮毛,驱逐风湿。
白芷辛温香燥,行经发表,散风泻湿,治头痛鼻渊、乳痈背疽、瘰疬痔瘘、疮痍疥癣、风痹瘙痒、皯皰疵瘢之证。兼能止血行瘀,疗崩漏便溺诸血,并医带淋之疾。刀伤蛇咬皆善,敷肿毒亦善。
归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
归肺、脾、胃经
《本草经解》
归肝、胃、大肠经
《玉楸药解》
归肺、大肠经
别名
《本草经集注》
白茝、莞、苻蓠、泽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