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母

admin 1,088 2017-09-03

 

拼音
Zhī Mǔ

性味功效
《神农本草经》
味苦,寒。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味苦,寒,无毒。主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治伤寒久疟烦热,胁下邪气,膈中恶,及风汗内疸。
《雷公炮制药性解》李中梓
味苦,性寒无毒,入肾经。泻无根之肾火,疗有汗之骨蒸,止虚劳之阳胜,滋化源之阴生。勿犯铁器,犯之损肾,烧去毛,盐酒炒用。
知母入肾,为生水之剂,水盛则火熄。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也。口渴干咳眼花目眩,便赤腰痛,褥劳,烦躁不眠,此皆阳盛阴衰之证,服之皆愈。
《本草经解》叶天士
气寒,味苦,无毒。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去毛盐水炒)
知母气寒,禀天冬寒之水气,入足少阴肾经;味苦无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阴心经。气味俱降,阴也。
肾属水,心属火,水不制火,火烁津液,则病消渴;火熏五内,则病热中。其苦之者,苦清心火,寒滋肾水也。
除邪气者,苦寒之味,能除燥火之邪气也。
热胜则浮,火胜则肿;苦能清火,寒能退热,故主肢体浮肿也。肾者水藏,其性恶燥,燥则开合不利,而水反蓄矣;知母寒滑,滑利关门而水自下也。补不足者,苦寒补寒水之不足也。益气者,苦寒益五脏之阴气也。
《长沙药解》黄元御
味苦,气寒,入手太阴肺、足太阳膀胱经。清金泻热,止渴除烦。
归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
归肾经
《本草经解》
归肾、心经
《长沙药解》
归肺、膀胱经
别名
《神农本草经》
蚳母、连母、野蓼、地参、水参、水浚、货母、蝭母
《本草经集注》
女雷、女理、儿草、鹿列、韭蓬、儿踵草、水须、沈燔、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