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菖蒲

admin 1,062 2017-09-03

 

拼音
Shí Chānɡ Pú

性味功效
《神农本草经》
味辛,温,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声音。久服轻身,不忘,不迷惑,延年。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味辛,温,无毒。主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主耳聋,痈疮,温肠胃,止小便利,四肢湿痹,不得屈伸,小儿温疟,身积热不解,可作浴汤。久服轻身,聪耳明目,不忘,不迷惑,延年,益心智,高志不老。
《雷公炮制药性解》李中梓
味辛,性温,无毒,入心、脾、膀胱三经。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鬼疰邪气,通九窍明耳目,坚牙齿,清声音,益心志,除健忘,止霍乱,开烦闷,温心腹,杀诸虫,疗恶疮疥癣。勿犯铁器,去根毛用。
《本草经解》叶天士
气温,味辛,无毒。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主耳聋,痈疮,温肠胃,止小便利。久服轻身,不忘,不迷惑,延年,益心智,高志,不老。(蒸)
菖蒲气温,禀天春和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辛无毒,得地西方之金味,手入太阴肺经。气味俱升,阳也。
风寒湿三者合而成痹,痹则气血俱闭;菖蒲入肝,肝藏血,入肺,肺主气,气温能行,味辛能润,所以主之也。辛润肺,肺润则气降,而咳逆上气自平。辛温为阳,阳主开发,故开心窍。辛润肺,肺主气,温和肝,肝藏血,血气和调,五脏俱补矣。通九窍者,辛温开发也,辛温为阳,阳气出上窍,故明耳目。肺主音声。味辛润肺,故出音声,主耳聋,即明耳目之功也。治痈疮者,辛能散结也。肠胃属手足阳明经,辛温为阳,阳充则肠胃温也。膀胱寒,则小便不禁;菖蒲辛温,温肺,肺乃膀胱之上源,故止小便利也。
久服轻身,肝条畅也;不忘不迷惑,阳气充而神明也;延年,阳盛则多寿也;益心智高志,辛温为阳,阳主高明也;不老,温能活血,血充面华也。
《玉楸药解》黄元御
味辛,气平,入手少阴心经。开心益智,下气行郁。
菖蒲辛烈疏通,开隧窍瘀阻,除神志迷塞,消心下伏梁,逐经络湿痹,治耳目瞆聋,疗心腹疼痛。止崩漏带下,胎动半产,散痈疽肿痛,疥癣痔瘘。
生石中者佳。四川道地,莱阳出者亦可用。
归经
《本草经解》
归肝、肺经
《本草经解》
归肝、肺经
《玉楸药解》
归心经
别名
《神农本草经》
菖蒲、昌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