芡实

admin 1,048 2017-09-03

 

拼音
Qiàn Shí

性味功效
《神农本草经》
味甘,平。主湿痹,腰背膝痛,补中,除暴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久服,轻身,不饥,耐老,神仙。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味甘,平,无毒。主治湿痹,腰背膝痛,补中,除暴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久服,轻身,不饥,耐老,神仙。
《雷公炮制药性解》李中梓
味甘,性平无毒,入心、肾、脾、胃四经。主安五脏,补脾胃,益精气,止遗泄,暖腰膝,去湿痹,明耳目,治健忘。
芡实之甘,宜归脾胃,土得其宜,则水不受克,火亦无盗食之虞,故又入心肾二经。
《本草经解》叶天士
气平涩,味甘,无毒。主湿痹,腰脊膝痛,补中,除暴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久服轻身不饥,耐老神仙。(炒)
芡实气平涩,禀天秋收之金气,入手太阴肺经;味甘无毒,得地中正之土味,入足太阴脾经。气味降多于升,阴也。
脾为湿土而统血,湿邪伤于下,则走腰脊膝,致血泣而成痹;芡实甘平,则益脾肺,肺通水道则湿行,脾和则血活,而痹者瘳矣。中者脾也,味甘益脾,故能补中。
暴疾多属于火;得水之精者,多能抑火,芡实味甘属土,而生于水,所以制火而主暴疾,肾藏精,肺为金而肾为水;气平益肺,肺气旺则生精,金生水也,味甘益脾,脾气升;气平益肺,肺气降。升降如,则天清地宁,养之以刚大,而志强矣。味甘益脾,脾统血,目得血则明,耳得血则聪,故令耳目聪明也。
久服气平益肺,肺气充则身轻。味甘益脾,脾血旺耐老不饥也。肺脾气血充足,神仙有自来矣。
《玉楸药解》黄元御
味甘,性涩,入手太阴肺、足少阴肾经。止遗精,收带下。
芡实固涩滑泄,治遗精失溺、白浊带下之病。
归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
归心、肾、脾、胃经
《玉楸药解》
归肺、肾经
别名
黄实
《神农本草经》
鸡头实、雁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