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Huā Jiāo
性味功效
《神农本草经》
蜀椒:味辛,温。主邪气咳逆,温中,逐骨节皮肤死肌,寒湿痹痛,下气,久服之,头不白,轻身增年。
秦椒:味辛,温。主风邪气,温中,除寒痹,坚齿发,明目。久服轻身,好颜色,耐老,增年,通神。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蜀椒:味辛,温、大热,有毒。主治邪气咳逆,温中,逐骨节皮肤死肌,寒湿痹痛,下气。除五脏六腑寒冷,伤寒,温疟,大风,汗不出,心腹留饮宿食,止肠澼下痢,泄精,女子字乳余疾,散风邪瘕结,水肿,黄疸,鬼疰,蛊毒,杀虫鱼毒。久服之头不白,轻身,增年。开腠理,通血脉,坚齿发,调关节,耐寒暑,可作膏药。
秦椒:味辛,温、生温熟寒,有毒。主治风邪气,温中,除寒痹,坚齿长发,明目。治喉痹,吐逆,疝瘕,去老血,产后余疾,腹痛,出汗,利五脏。久服轻身,好颜色,耐老,增年,通神。
《雷公炮制药性解》李中梓
味辛,性热有毒,入肺、脾二经。主冷气咳逆,心腹邪气,风寒湿痹,癥瘕积聚,霍乱转筋,留饮宿食,开腠理,通血脉,坚齿发,调关节,堪辟瘟疫,可洗漆疮。微炒能出汗。去目及黄壳用。
蜀椒辛宜肺部,热宜脾家,故并入之。证属寒凝,诚为要剂。
《本草经解》叶天士
气温,味辛,有毒。主邪气咳逆,温中,逐骨节皮肤死肌寒湿痹痛,下气。久服头不白,轻身增年。
蜀椒气温,禀天春暖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辛有毒,得地西方酷烈之金味,入手太阴肺经。气味俱升,阳也。
其主邪气咳逆者,气温入肝,可以散邪;味辛入肺降气,可以止咳逆也。中者太阴脾也,蜀椒入肺,肺亦太阴,肺温脾亦温也。骨节皮肤,肝肺之合也;蜀椒气温,可以散寒,味辛可以祛湿,所以主死肌痹痛也。肺主气,肺温则下降之令行,所以下气。
久服辛温活血,发者血之余,所以头不白也。辛温益阳,阳气充盛,所以身轻增年也。
《长沙药解》黄元御
味辛,性温,入足阳明胃、足厥阴肝、足少阴肾、足太阴脾经。暖中宫而温命门,驱寒湿而止疼痛,最治呕吐,善医泄利。
蜀椒辛温下行,降冲逆而驱寒湿,暖水土而温中下,消宿食停饮,化石水坚癥,开胸膈痹结,除心腹寒疼,止呕吐泄利,疗黄疸水肿,坚齿发,暖腰膝,开腠理,通关节,行血脉,除肿痛,缩小便,下乳汁,破瘀血,杀蛔虫。
归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
归肺、脾经
《本草经解》
归肝、肺经
《长沙药解》
归肝、脾、胃、肾经
别名
小椒、川椒、椒目
《神农本草经》
蜀椒、秦椒
《本草经集注》
巴椒、卢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