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杏仁

admin 1,038 2017-09-03

 

拼音
Kǔ Xìnɡ Rén

性味功效
《神农本草经》
味甘,温。主咳逆上气,雷呜,喉痹,下气,产乳,金创,寒心,贲豚。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味甘、苦,温,冷利,有毒。主咳逆上气,雷鸣,喉痹,下气,产乳,金创,寒心,贲豚,惊痫,心下烦热,风气去来,时行头痛,解肌,消心下急,杀狗毒。
《雷公炮制药性解》李中梓
味甘、苦,性温,有小毒,入肺、大肠二经。主胸中气逆而喘嗽,大肠气秘而难便,及喉痹喑哑,痰结烦闷,金疮破伤,风热诸疮,中风诸证,蛇伤犬咬,阴户痛痒,并堪捣敷,沸汤泡去皮尖,炒用。
杏仁入肺者,《经》所谓“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泻之”是也。大肠则共肺为传送者也,宜并入之。
《本草经解》叶天士
气温,味甘,有小毒。主咳逆上气,雷鸣喉痹,下气,产乳金疮,寒心奔豚。(汤泡去皮尖。双仁者大毒,勿用)
杏仁气温,禀天春和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甘,得地中正之土味,入足太阴脾经;杏果本苦,且属核仁而有小毒,则禀火性,入手少阴心经。气味俱升,阳也。
肺为金脏,气上逆乘肺则咳,肺苦气逆,急食苦以泄之;杏仁苦而下泄,所以止咳也。
火结于喉,闭而不通,则为喉痹;雷鸣者,火结痰雍声如吼也,杏仁温能散结,苦能下泄,甘可缓急,所以主之也。
杏仁味苦制肺,制则生化,则肺金下行,所以下气。肝藏血,血温则流行,故主产乳;血既流行,疮口亦合,故又主金疮也,心阳虚,则寒水之邪自下,如豚上奔冲犯心君矣,故为寒水奔豚;其主之者,杏仁禀火土之气味,能益心阳而伐水邪也。
杏本有小毒,若双仁则失其常,所以能杀人也。
《长沙药解》黄元御
味甘、苦,入手太阴肺经。降冲逆而开痹塞,泻壅阻而平喘嗽,消皮腠之浮肿,润肺肠之枯燥,最利胸膈,兼通经络。
归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
归肺、大肠经
《本草经解》
归肝、脾、心经
《长沙药解》
归肺经
别名
苦杏、杏仁
《神农本草经》
杏核仁
《本草经集注》
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