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Màn Jīnɡ Zǐ
性味功效
《神农本草经》
味苦,微寒。主筋骨间寒热,湿痹,拘挛,明目,坚齿,利九窍,去白虫。久服轻身,耐老。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味苦、辛,微寒,平、温,无毒。主治筋骨间寒热,湿痹,拘挛,明目,坚齿,利九窍。去白虫、长虫。主风头痛,脑鸣,目泪出。益气,久服轻身,耐老。令人光泽,脂致,长须发。
《雷公炮制药性解》李中梓
味苦甘辛,性微寒无毒,入肝经。主散风寒,疗头风,除目痛,去翳膜坚齿牙,利九窍,杀百虫。酒浸一宿蒸用。
《经》曰: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又曰: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荆实入肝,故专主散风,以疗目疾。《主治秘诀》云:其味苦甘,为阳中之阴,能凉诸经之血热。
《本草经解》叶天士
气微寒,味苦,无毒。主筋骨间,寒热湿痹拘挛,明目坚齿,利九窍,去白虫。久服轻身耐老。
蔓荆子气微寒,禀天冬寒之水气,入足少阴肾经、足太阳寒水膀胱经;味苦无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阴心经。气味俱降,阴也。
太阳寒水,主筋所生之病,而骨者肾之合也;蔓荆寒可清热,苦可燥湿,湿热攘,则寒热退而拘挛愈矣。气寒壮水,味苦清火,火清则目明,水壮则齿坚,齿乃肾之余也。
九窍者,耳目鼻各二,口大小便各一也,苦味清火,所以九窍皆利也。白虫湿热所化,苦寒入膀胱以泻湿热,所以去白虫也。
久服轻身者祛湿之功,耐老者壮水之力也。
《玉楸药解》黄元御
味苦,微温,入足厥阴肝经。泻风湿,清头目。
蔓荆子发散风湿,治麻痹拘挛、眼肿头痛之证。
归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
归肝经
《本草经解》
归肾、膀胱经
《玉楸药解》
归肝经
别名
《神农本草经》
蔓荆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