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蓣丸(金匮要略)

admin 1,401 2017-12-30

出处

《金匮要略》卷上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古代剂量

薯蓣(三十分) 当归 桂枝 曲 干地黄 豆黄卷(各十分) 甘草(二十八分) 人参(七分) 芎䓖 芍药 白术 麦门冬 杏仁(各六分) 柴胡 桔梗 茯苓(各五分) 阿胶(七分) 干姜(三分) 白敛(二分) 防风(六分) 大枣(百枚,为膏)
现代剂量(仅供参考)

薯蓣(112.5g) 当归 桂枝 神曲 干地黄 豆黄卷(各37.5g) 甘草(105g) 人参(26.25g) 芎䓖 芍药 白术 麦门冬 杏仁(各22.5g) 柴胡 桔梗 茯苓(各18.75g) 阿胶(26.25g) 干姜(11.25g) 白敛(7.5g) 防风(22.5g) 大枣(100枚,为膏)
煎服法

上二十一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弹子大,空腹酒服一丸,一百丸为剂。
方歌

《金匮方歌括》陈修园
三十薯蓣二十草,三姜二蔹百枚枣,桔茯柴胡五分匀,人参阿胶七分讨,更有六分不参差,芎防杏芍麦术好;豆卷地归曲桂枝,均宜十分和药捣;蜜丸弹大酒服之,尽一百丸功可造;风气百疾并诸虚,调剂阴阳为至宝。

主治

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


# 经方 # 金匮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