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Chì Shí Zhī
性味功效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味甘、酸、辛,大温,无毒。主养心气,明目,益精,治腹痛,泄澼,下痢赤白,小便利,及痈疽疮痔,女子崩中漏下,产难,胞衣不出。久服补髓,好颜色,益智,不饥,轻身,延年。
《雷公炮制药性解》李中梓
味甘,性平无毒,入心经。主养心气,明目益精,疗腹痛下痢,痈疽疮痔,女子崩漏产难,下胞衣。
石脂色赤,宜入心经,腹痛诸证,皆火为之殃。崩漏诸证,皆血为之祸,心主血属火,得石脂以疗之,而更何庸虞哉?
《本草经解》叶天士
气大温,味甘酸辛,无毒。主养心气,明目,益精,疗腹痛肠澼下痢赤白,小便利,及痈疽疮痔,女人崩中漏下,产难胞衣不出。久服补髓好颜色,益智不饥,轻身延年。(火煅)
赤石脂气大温,禀天春夏木火之气,入足厥阴肝经、手厥阴心包络经;味甘酸辛无毒,得地中东西土木金之味,入足阳明燥金胃土、手阳明燥金大肠。气味升多于降,阳也。
心包络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代心君行事之府也;石脂气味酸温,则条畅心包络,而心君之气得所养矣。肝开窍于目,辛温疏达,则肝和而目明。精者五脏阴气之华也,甘酸之味可以益阴,所以益精而补髓也。
腹者太阴经行之地,太阴为湿土,土湿而寒则痛;石脂气温,温能行寒去湿,所以主之也。胃与大肠为阳明燥金,阳虚不燥,则肠澼下利;石脂温辛收涩,故主下利及小便利,盖涩可以固脱也。
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火有虚实,实火可泻,虚火可补,心包络代君行事;其气味酸温,可补心包络之火也。肝藏血,肝血不藏,则崩中漏下、产难胞衣不出矣;味甘酸可以藏肝血,气温可以达肝气,所以主之也。
久服补益阳明,阳明经行于面,所以好颜色。肾为悭藏而藏智。酸收益阴,所以益智,阳明胃气充益,所以不饥而延年也。
《长沙药解》黄元御
味甘、酸、辛,性涩,入手少阴心、足太阴脾、手阳明大肠经。敛肠胃而断泄利,护心主而止痛楚。
归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
归心经
《本草经解》
归肝、心包、胃、大肠经
《长沙药解》
归心、脾、大肠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