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黃

admin 1,190 2017-08-30

麻黃-原態麻黃-藥材麻黃-飲片

拼音
Má Huánɡ

性味功效
《神农本草经》
味苦,温。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味苦,温、微温,无毒。主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五脏邪气缓急,风胁痛,治乳余疾,止好唾,通腠理,疏伤寒头疼,解肌,泄邪恶气,消赤黑斑毒。
《雷公炮制药性解》李中梓
味甘苦,性温无毒,入肺心大肠膀胱四经。主散在表寒邪,通九窍,开毛孔,破癥结,除积聚。去根节者,大能发汗。陈久者良。
麻黄端主发散,宜入肺部,出汗开气,宜入心与大肠膀胱,此骁悍之剂也。可治冬月春间伤寒瘟疫。
《本草经解》叶天士
气温,味苦,无毒。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去节,水煮去沫用)
麻黄气温,禀天春和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苦无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阴心经。气味轻升,阳也。
心主汗,肝主疏泄,入肝入心,故为发汗之上药也。伤寒有五,中风伤寒者,风伤卫,寒伤营,营卫俱伤之伤寒也;麻黄温以散之,当汗出而解也。温疟,但热不寒之疟也,温疟而头痛,则阳邪在上,必发表出汗,乃可去温疟邪热之气,所以亦可主以麻黄也。
肺主皮毛,皮毛受寒,则肺伤而咳逆上气之症生矣;麻黄温以散皮毛之寒,则咳逆上气自平。寒邪郁于身表,身表者,太阳经行之地,则太阳亦病而发热恶寒矣;麻黄温以散寒,寒去而寒热除矣。癥坚积聚者,寒气凝血而成之积也,寒为阴,阴性坚;麻黄苦入心,心主血,温散寒,寒散血活,积聚自破矣。
《长沙药解》黄元御
味苦、辛、气温,入手太阴肺经、足太阳膀胱经。入肺家而行气分,开毛孔而达皮部,善泻卫郁,专发寒邪。治风湿之身痛,疗寒湿之脚肿,风水可驱,溢饮能散。消咳逆肺胀,解惊悸心忡。
归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
归肺、心、大肠、膀胱经
《本草经解》
归肝、心经
《长沙药解》
归肺、膀胱经
别名
《神农本草经》
龙沙
《本草经集注》
卑相、卑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