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

admin 1,094 2017-09-03

 

拼音
Dān Shēn

性味功效
《神农本草经》
味苦,微寒。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癥除瘕,止烦满,益气。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苦,微寒,无毒。主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癥,除瘕,止烦满,益气。养血,去心腹痼疾结气,腰脊强脚痹,除风邪留热。久服利人。
《雷公炮制药性解》李中梓
味苦,性微寒无毒,入心经。养神定志,破结除症,消痈散肿,排脓止痛,生肌长肉,治风邪留热,眼赤狂闷,骨节疼痛,四肢不遂。破宿血,补新血,安生胎,落死胎,理妇人经脉不调,血崩带下。
丹参色赤属火,味苦而寒,故入手少阴经,以疗诸般血证。
《本草经解》叶天士
气微寒,味苦,无毒。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癥除瘕,止烦满益气。
丹参气微寒,禀天初冬寒水之气,入手太阳寒水小肠经;味苦无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阴心经。气味俱降,阴也。
心腹者,心与小肠之区也,邪气者,湿热之邪气也;气寒则清热,味苦则燥湿,所以主之。肠,小肠也,小肠为寒水之腑,水不下行,聚于肠中,则幽幽如水走声响矣;苦寒清泄,能泻小肠之水,所以主之。小肠为受盛之官,本热标寒,所以或寒或热之物,皆能积聚肠中也;其主之者,味苦能下泄也。
积聚而至有形可征谓之症,假物成形谓之瘕;其能破除之者,味苦下泄之力也。心与小肠为表里,小肠者心火之去路也,小肠传化失职,则心火不能下行,郁于心而烦满矣;其主之者,苦寒清泄之功也。肺属金而主气,丹参清心泻火,火不刑金,所以益气也。
《玉楸药解》黄元御
味甘,气平,入足厥阴肝经。行血破瘀,通经止痛。
丹参调经安胎,磨坚破滞,一切痈疽、痂癞、瘿瘤、疥癣皆良,癥瘕崩漏兼医。《本草》谓其破宿血,生新血,落死胎,疏通血脉,治脚膝痿痹。走及奔马,行血之良品也。
归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
归心经
《本草经解》
归小肠、心经
《玉楸药解》
归肝经
别名
《神农本草经》
却蝉草
《本草经集注》
赤参、木羊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