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

admin 1,181 2017-09-03

 

拼音
Shān Zhū Yú

性味功效
《神农本草经》
味酸,平。主心下邪气,寒热,温中,逐寒湿痹,去三虫。久服轻身。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味酸,平、微温,无毒。主治心下邪气,寒热,温中,逐寒湿痹,去三虫。肠胃风邪,寒热,疝瘕,头脑风,风气去来,鼻塞,目黄、耳聋,面疱,温中,下气,出汗,强阴,益精,安五脏,通九窍,止小便利。久服轻身,明目,强力,长年。
《雷公炮制药性解》李中梓
味甘酸,微温无毒,入肝、肾二经。主通邪气,逐风痹,破癥结,通九窍,除鼻塞,疗耳聋,杀三虫,安五脏,壮元阳,固精髓,利小便。去梗用。
山茱萸大补精血,故入少阴、厥阴。六味丸用之,取其补肾而不伤于热耳。若舍是而别求热剂,以为淫欲助,犹弃贤良而搜佞幸也,愚乎哉?
《本草经解》叶天士
气平,味酸,无毒。主心下邪气寒热,温中,逐寒湿痹,去三虫。久服轻身。(去核)
山萸气平,禀天秋成之金气,入手太阴肺经;味酸无毒,得地东方之木味,入足厥阴肝经。气味俱降,阴也。
心下脾之分也,脾之邪,肝木之邪也,肝木血少气亢,则克脾土,并于阳则热,并于阴则寒矣;山萸味酸入肝,益肝血而敛肝气,则心下之寒热自除也。山萸味酸收敛,敛火归于下焦,火在下谓之少火,少火生气,所以温中。
山萸气平益肺,肺主皮毛而司水道,水道通调,则皮毛疏理,而寒湿之痹瘳矣。三虫者湿热所化也。湿热从水道下行,则虫亦去也,久服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肝者敢也,生气生血之脏也,所以身轻也。
《长沙药解》黄元御
味酸,性涩,入足厥阴肝经。温乙木而止疏泄,敛精液而缩小便。
归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
归肝、肾经
《本草经解》
归肺、肝经
《长沙药解》
归肝经
别名
山萸、山茱、萸肉、枣皮
《神农本草经》
蜀枣
《本草经集注》
鸡足、思益、鬾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