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伤寒论》
古代剂量
当归(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通草(二两) 桂枝(三两,去皮) 细辛(三两) 生姜(半斤,切) 吴茱萸(二升) 大枣(二十五枚,擘)
现代剂量(仅供参考)
当归(45g) 芍药(45g) 甘草(30g,炙) 通草(30g) 桂枝(45g,去皮) 细辛(45g) 生姜(120g,切) 吴茱萸(150g) 大枣(25枚,擘)
煎服法
右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滓,温分五分。
方歌
《长沙方歌括》陈修园
三两辛归桂芍行,枣须廿五脉重生,甘通二两能回厥,寒入吴萸姜酒烹。
主治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法
第352条 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