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Mǔ Lì
性味功效
《神农本草经》
味咸,平。主伤寒寒热,温疟洒洒,惊、恚、怒气,除拘缓,鼠瘘,女子带下赤白。久服强骨节,杀邪鬼,延年。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味咸,平、微寒,无毒。主治伤寒,寒热,温疟洒洒,惊恚怒气,除拘缓,鼠瘘,女子带下赤白。除留热在关节、荣卫虚热去来不定,烦满,止汗,心痛气结,止渴,除老血,涩大小肠,止大小便,治泄精,喉痹,咳嗽,心胁下痞热。久服强骨节,杀邪鬼,延年。
《雷公炮制药性解》李中梓
味咸,性微寒,无毒,入肾经。主遗泄带下,喉痹咳嗽,荣卫虚热,去来不定,心胁下老痰痞积,宿血温疟,疮肿结核。火煅微红,杵绝细用。
牡蛎本是咸水结成,故专归肾部,软坚收敛之剂也。
《本草经解》叶天士
气平微寒,味咸,无毒。主伤寒,寒热,温疟洒洒,惊恚怒气,除拘缓鼠 ,女子带下赤白。久服强骨节,杀邪鬼,延年。(盐泥固 )
牡蛎气平微寒,禀天秋冬金水之气,入手太阴肺经、足太阳寒水膀胱经;味咸无毒,得地北方之水味,入足少阴肾经。气味俱降,阴也。
冬不藏精,水枯火旺,至春木火交炽,发为伤寒热病,病在太阳寒水,所以寒热;其主之者,咸寒之味入太阳,壮水清火也。
夏伤于暑,但热不寒,名为温疟,温疟阴虚,阴者中之守,守虚所以洒洒然也;其主之者,咸寒可以消暑热,气平入肺,肺平足以制疟邪也。
肝虚则惊,肝实则恚怒;惊者平之,恚怒降之,气平则降,盖金能制木也。味咸足以软坚,平寒可除拘缓,故主鼠瘘,湿热下注于肾,女子则病带下,气平而寒,可清湿热,所以主之。
久服强骨节,咸平益肺肾之功也。杀邪鬼,气寒清肃热邪之力也。能延年者,固涩精气之全功也。
《长沙药解》黄元御
味咸,微寒,性涩,入手少阴心、足少阴肾经。降胆气而消痞,敛心神而止惊。
归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
归肾经
《本草经解》
归肺、膀胱经
《长沙药解》
归心、肾经
别名
《神农本草经》
蛎蛤
《本草经集注》
牡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