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Shí Hú
性味功效
《神农本草经》
味甘,平。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久服厚肠胃,轻身延年。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味甘,平,无毒。主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益精,补内绝不足,平胃气,长肌肉,逐皮肤邪热痱气,脚膝疼冷痹弱。久服厚肠胃,轻身,延年,定志除惊。
《雷公炮制药性解》李中梓
味甘,性平无毒,入胃、肾二经。补虚羸,暖水脏,填精髓,强筋骨,平胃气,逐皮肤邪热,疗脚膝冷痹,久服厚肠胃,定志除惊。去根,酒浸一宿,曝干酥炙用。
石斛入肾,则专主下部矣。而又入胃者,盖以其味甘能助肾,而不伤于热,平胃而不伤于燥之故也。
《本草经解》叶天士
气平,味甘,无毒。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益精。久服厚肠胃。(酒浸晒)
石斛气平,禀天秋降之金气,入手太阴肺经;味甘无毒,得地中正之土味,入足太阴脾经;甘平为金土之气味,入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经。气降味和,阴也。
阴者中之守也,阴虚则伤中。甘平益阴,故主伤中。痹者闭也,血枯而涩,则麻木而痹。甘平益血,故又除痹。肺主气,肺热则气上。气平清肺,所以下气。
五脏藏阴者也,阴虚则五藏俱虚,而不胜作劳,劳则愈伤其真气矣。五脏之阴,脾为之原,脾主肌肉,故五藏虚劳,则肌肉消瘦也。甘平益阴,所以主虚劳而生肌肉也。
阴者宗筋也,太阴阳明之所合也;石斛味甘益脾胃,所以强阴。精者阴气之英华也,甘平滋阴,所以益精。肠者手阳明大肠也,胃者足阳明胃也,手足阳明属燥金,燥则肠胃薄矣;久服甘平清润,则阳明不燥,而肠胃厚矣。
《玉楸药解》黄元御
味甘,气平,入手太阴肺、足少阴肾经。降冲泻湿,壮骨强筋。
石斛下气通关,泻湿逐痹,温肾壮阳,暖腰健膝,治发热自汗,排痈疽脓血,疗阴囊湿痒,通小便淋漓。
归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
归胃、肾经
《本草经解》
归肺、脾、胃、大肠经
《玉楸药解》
归肺、肾经
别名
铁皮石斛、枫斗、铁皮枫斗
《神农本草经》
林兰
《本草经集注》
杜兰、石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