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

admin 1,162 2017-09-03

 

拼音
Fù Zǐ

性味功效
《神农本草经》
味辛,温。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癥坚积聚,血瘕,寒湿,踒躄,拘挛,脚痛,不能行步。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味辛、甘,温、大热,有大毒。主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癥坚积聚,血瘕,寒湿,踒躄 ,拘挛,膝痛,不能行走。治脚疼冷弱,腰脊风寒,心腹冷痛,霍乱转筋,下痢赤白,坚肌骨,强阴。又堕胎,为百药长。
《雷公炮制药性解》李中梓
味辛甘,性大热,有大毒,通行诸经。主六腑沉寒,三阳厥逆,癥坚积聚,寒湿拘挛,霍乱转筋,足膝无力,堕胎甚速。择每只重一两者,去皮脐,以姜汁盐水煮数沸,又用黄连、甘草、童便合煮一时,于平地上掘坑埋一宿,取出,囫囵晒干用。
附子为阳中之阳,其性浮而不沉,其用走而不息。故于经络靡所不入,宜致坠胎祛癥积等证者。辛甘大热,能补命门衰败之火,以生脾土,故仲景四逆汤用以回肾气,理中汤用以补脾,八味丸用以补肾脾。譬如躁悍之将,善用之奏功甚捷;不善用之为害非轻。丹溪以为仲景取其行地黄之滞而不能有补,则古方用黑附一味,可以回阳,不补而能之乎。丹溪之言,于理未当。虽然,彼或鉴误用之弊,有激而发耳。如法制之,毒性尽去,且令下行,若痼冷阳脱,但微炮之。
《本草经解》叶天士
气温大热,味辛,有大毒。主风寒咳逆邪气,寒湿,踒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破癥坚积聚血瘕,金疮。(便浸水煮去皮脐用)
附子气温大热,温则禀天春和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大热则禀天纯阳炎烈之火气,入足少阴肾经;补助真阳,味辛而有大毒,得地西方燥酷之金味,入手太阴肺经。气味俱浓,阳也。
其主风寒咳逆邪气者,肺受风寒之邪气,则金失下降之性,邪壅于肺,咳而气逆也;附子入肺,辛热可解风寒也。
寒湿之气,地气也,感则害人皮肉筋骨,而大筋软短,小筋舒长,拘挛痿躄之症成焉;附子入肝,肝主筋,辛可散湿,热可祛寒,寒湿散,而拘挛痿躄之症愈矣。膝痛不能行步者,肝肾阳虚,而湿流关节也;温热益阳,辛毒行湿,所以主之。
癥坚积聚血瘕者,凡物阳则轻松,阴则坚实,坚者皆寒凝而血滞之症也;附子热可软坚,辛可散结,温可行滞也。金疮寒则不合,附子温肺,肺主皮毛,皮毛暖,则疮口合也。
《长沙药解》黄元御
味辛、咸、苦,温,入足太阴脾、足少阴肾经。暖水燥土,泻湿除寒,走中宫而温脾,入下焦而暖肾,补垂绝之火种,续将断之阳根。治手足厥冷,开脏腑阴滞,定腰腹之疼痛,舒踝膝之挛拘,通经脉之寒瘀,消疝瘕之冷结。降浊阴逆上,能回哕噫,提清阳下陷,善止胀满。
归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
通行诸经
《本草经解》
归肝、肾、肺经
《长沙药解》
归脾、肾经
别名
黑附子、黑附、附片